“丝路的故事——陕西皮影展”走进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
2018年09月04日

92日,大唐西市博物馆倾情奉献的“丝路的故事——陕西皮影展”走进美丽大草原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在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拉开帷幕。此次展览是我馆与国有博物馆积极合作的新气象、新作为,也是该博物院首次引进非国有博物馆的展览。当充满草原民族特色的博物院撞上赋有魅力的“陕西皮影展”,展现出绚烂多彩的丝路文化,对双方来说很有意义。

 

爱看电影的你了解一下皮影

皮影起源于中国,是中国民间最古老的光影传播艺术,堪称电影的始祖,是一种利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而陕西作为皮影戏的发源地,在中国皮影艺术上独树一帜。皮影制作考究,工艺精湛,形象鲜明,生趣盎然。皮影戏集绘画、雕刻、文学、音乐于一体,历史悠久,在保留、传承民间的历史传说、风土人情、人物典故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文化传承和传播作用。皮影戏十三世纪(元朝时)就远播海外,令国外戏迷陶醉,被亲切地称为“中国影灯”。

本次展览共展出18113件皮影作品,既包含了著名皮影艺术家、工艺美术大师汪天稳先生(大唐西市博物馆特邀顾问)收藏和制作的精品,也展现了一批明清时期的精品。以反映丝路文化为主题,既有《张骞出使西域》《西游记》《唐太宗出征》等反映丝路特色、丝路地域友好往来的中国传统剧目,也有《昭君出塞》《樊梨花挂帅》等经典剧目。用传统艺术讲述丝路的故事,皮影也承担了新的历史使命,借此展览,希望这一灿烂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赋予新的文化意义,在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利用、欣赏与创新等方面取得进一步发展。

 

草原文化与大陆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位于呼伦贝尔市,2009620正式开馆并免费对外开放,是呼伦贝尔市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博物馆,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博物馆之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浓厚的民族文化,在展示北方草原民族风俗、生活和介绍呼伦贝尔丰富自然资源和美丽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地域历史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是呼伦贝尔市各族人民品味文化的圣地,也是国内外朋友了解呼伦贝尔厚重民族历史文化的窗口。

在这“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博物馆上,通过展示皮影这一独具魅力的民间艺术增进馆际友谊,让伟大的草原人民了解陕西、了解市井民俗的千姿百态,体会匠人的初心传承和默默奉献,感受不同文化与风俗的碰撞与融合,用艺术陶冶情操,凝聚共识。

   大唐西市博物馆十分关注皮影艺术的保护与传承,通过双方合作办展,期望传播皮影艺术知识,保护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希望这一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瑰宝在新时期获得新的生机和发展活力。借该博物院院长白劲松在开幕式所言,“期待两馆有更多精彩的合作”。

据悉,此次展期为92日至1010日。展览地点为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一楼临时展厅。

 

 

 

 

(大唐西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