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何把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传播、传承下去,已经成为丝路博物馆主动承担的责任与使命,如何以丝路主题策划展览使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文明进行交流与对话,已经成为各地博物馆人所实践与思考的事情。
2019年6月21日至24日,在“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五周年之际,由国家文物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丝绸博物馆(以下简称“国丝馆”)联合国内外多家文博机构合办的“丝路岁月:大时代下的小故事”主题展览开幕暨丝绸之路申遗5周年纪念、“丝绸之路博物馆策展人论坛”等系列活动落下帷幕,大唐西市博物馆馆长、研究员王彬受邀出席该系列活动。
到场嘉宾有国内外文博界精英、专家及学者、相关领导、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藏品部主任凯瑟琳·安东玛奇,展览的文物借展机构代表,12个国家的25位策展人,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委会的成员代表,以及浙江省内的博物馆同行代表。
“丝路岁月:大时代下的小故事”特展
6月21日,由国家文物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中俄10多家博物馆承办的“丝路岁月:大时代下的小故事”特展于国丝馆率先隆重开幕,展期至9月8日。该展览以13个时代不同、民族不同、身份不同、经历不同的丝路人物所遗留下来的“小故事”来重塑在风云变幻的丝路岁月“大时代”,多视角地再现不同时期丝绸之路沿途不同地区的时代特征及文化碰撞,展示丝绸之路精神的互学互鉴。
开幕式由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柳河主持。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成岳冲、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路在线项目主管莫罕达德·沙巴罕在开幕式上致辞。
为更好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开幕式上还宣读了由国际丝路之绸研究联盟和中国博协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委会联合发出的《传播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杭州倡议》,提出在每年6月22日的一周内,在丝路沿线遗产地和相关文博机构共同策划实施展览、演出、报告、知识竞赛等系列主题活动,在世界范围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广泛传播,推动丝绸之路沿途的跨文化对话。同时,构筑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大力开展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和展示项目,加大发掘丝路内涵、认知丝路作用、保护丝路遗产的力度。
展览开幕结束后,来宾们跟随赵丰馆长的精彩导览前往展厅参观。配套展览特别策划的“丝路之夜”活动,嘉宾聆听讲座、欣赏精彩的艺术表演节目,全方位感受到了丝路展览呈现的历史遗存与文化内涵,体会到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丝绸之路博物馆策展人论坛:主题与合作”
6月22日至23日,为配合展览开幕,增强展览学术内涵、加强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策展人合作与交流,“丝绸之路博物馆策展人论坛:主题与合作”在国丝馆银瀚厅开幕,此次论坛也是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和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委会的活动项目之一。论坛开幕式由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藏品部主任凯瑟琳·安东玛奇主持。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路在线项目主管莫罕达德·沙巴罕先后为大会致辞,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裴基同、大英博物馆Helen Wang、中国丝绸博物馆赵丰分别以《丝路展之丝:跨文化理解与人类繁荣的景愿》《世界各地的丝绸之路展览概述》《大都会博物馆的丝绸之路:从丝如金时到走向盛唐》为题,先后为论坛作主旨演讲。
论坛由欧美、亚洲与国内博物馆共25名策展专家分别作专题报告,三个分议题交流碰撞:欧美——草原与绿洲的丝路,亚洲——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多视角下的丝绸之路,每场由一位代表主持,大会还设置提问环节。各专家多角度、多层次对丝绸之路与丝路精神的传播、传承分享了真知灼见,为丝路国家博物馆策展的互学互鉴及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想法。
王彬馆长以《大唐西市博物馆丝路主题展览策划的实践与思考》为题,通过对该馆基本陈列内容、展陈设计、宣传教育、推广与服务、文化产品开发进行分析研究,阐述办展理念,总结展陈亮点,回答了“为什么展”“为谁展”“展什么”“怎么展”的问题,并提出新的思考。
大唐西市博物馆作为丝路主题突出的遗址类民办博物馆,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创新的活力。围绕丝路主题办展,积极整合资源搭建学术交流互动的平台,通过展览活动加深观众对丝路的理解与传承丝路精神的文化自信。期待丝路主题展览能有更多创新,以丝路精神引领策展,也期待丝路博物馆间开展更加深入广泛的合作,使得新时代下丝路文化有更多阐述与展示。
论坛结束后各受邀嘉宾参加了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委会座谈会。并与会后,相关代表一行考察了宁波博物馆。
(大唐西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