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市博物馆馆长出席2019一带一路文化产业与自由贸易发展高峰论坛
2019年12月18日

12月17日,2019一带一路文化产业与自由贸易发展高峰论坛在西安高新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代表及有关政府代表、文化领域专家、学者、国际贸易领军企业、国内自贸区文化智库代表等汇聚一堂,探索西安文化+自由贸易发展新模式。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大唐西市博物馆馆长王彬应邀出席。

活动由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管理委员会、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办。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管委会专职副主任李群刚说,西安将加快文化贸易企业营商环境建设,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完善“一带一路”文化贸易链条。

    在第二阶段丝路文化为核心的主旨演讲环节,王彬馆长以《“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实践与思考——以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为例》为题发表演讲大唐西市博物馆作为丝路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非国有国家一级博物馆,开馆以来,一直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尤其是积极响应“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与国际接轨,发起成立并有效推动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友好)联盟工作,藉友好馆建设,通过展览互换、人员互访、业务项目培训等取得积极的社会影响,搭建广泛合作的平台,不断促进“一带一路”国家的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

    王彬馆长认为,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需要,是一种不限于地域性的、跨区域的人文交流和文化产业间的合作,应该打破非国有博物馆行业交流合作资源的瓶颈,多方助力,展示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通过“藉政策、聚资源、双驱动、跨行业”实现文化产业的跨领域、多业态合作,呈现国家民族的优势资源,体现出习主席讲到的“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其精彩的发言内容得到了与会嘉宾的高度认可。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琳演讲了“丝绸之路文化精神与自贸区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她认为,陕西有着资源优势和教育优势,西安有着先行先试的发展空间,要用好这样的优势,做人文交流文章,激活历史文化资源,变成现实生产力。最后,她说西安是丝路文化的标本,以大唐西市为例,“她曾是国际都市长安的象征,异国人在此交汇、融合,汇聚出新的能量。”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标志,我们有自己的优势和担当。

会上,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刚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煜、塔吉克斯坦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馆商务Damdorov Kalon意大利时尚工业联合会中国代表、意大利文化部中国顾问Francesco Flordelli等商务代表聚焦“文化产业发展”致辞,国际贸易领军企业和智库代表王阳明、执御杜明皓还就“丝路贸易”进行深入阐释,最后陕西出海企业家与浙江企业代表围绕“丝路文化与自由贸易”开展圆桌讨论

    据了解,此次论坛深入落实中央关于一带一路建设对西部大开发带动作用,联动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探索一带一路文化与自贸融合发展,助推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

                              (大唐西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