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市博物馆馆长出席第二届全球博物馆馆长论坛并发言
2022年07月18日

       2022年7月11日,第二届全球博物馆馆长论坛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成功举办。本届论坛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之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主题为“变局与坚守:博物馆的时代责任”。来自全球五大洲26个国家的百余位博物馆馆长和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代表、专家学者广泛参与。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夏泽翰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致辞并作主旨演讲。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中国科技馆馆长殷皓等出席论坛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丁鹏勃主持。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副理事长、大唐西市博物馆馆长、研究员王彬应邀出席本次论坛并线上发言。



       胡和平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博物馆记载过去、观照现在、启迪未来,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具有特殊作用。以文物和博物馆为媒,汲取智慧力量、加强交流合作,是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影响,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精神财富。中国愿与各国携手努力,让博物馆之光照进千家万户、润泽亿万民众,为尊重文明多样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


       李群在致辞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给博物馆的发展造成了不少困难和压力,也促使各国博物馆根据本国国情和本馆实际,探索求变、创新发展。中国博物馆要着力增强保护能力,提升服务效能,增进国际合作,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王春法在主旨演讲中探讨了时代变局下博物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呼吁博物馆重新审视时代赋予的责任,发挥好自身的文化释读力,深耕文物活化,丰富传播渠道,重视文创开发和经营,加强品牌建设,强化交流合作,为人类文明多样化与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全球55位博物馆馆长围绕“博物馆增进文明对话”“科技赋能博物馆”“博物馆形象的塑造与提升”分议题交流研讨,通过案例分析、经验分享、观点碰撞,气氛热烈融洽。

       王彬围绕“科技赋能博物馆”分议题,以《科技赋能 数字转型——构建非国有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题,阐述了新时代疫情下,博物馆顺应时代,通过科技手段为文化赋能,以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对丰富的文化生活需求、促进更多元的交流互鉴为己任。发言以非国有博物馆的实践与探索为基础,以大唐西市博物馆为例,探讨博物馆在数字传播、数字文创、智慧博物馆等方面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举措和思考,并对新时代下构建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同时呼吁对非国有博物馆迈进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政策关注和切实引导。发言得到了与会代表们的认同。


       此次会议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之际,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实际行动来发挥博物馆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特殊作用,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作为隋唐丝绸之路起点的大唐西市博物馆,将以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为依托,与全球博物馆同行一道主动应对时代挑战,在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的形势下,坚守使命召唤,加强丝路沿线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合作、互学互鉴,为不断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奋斗、贡献力量。





(大唐西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