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年度报告
2020年12月31日

       2020年,是全面战“疫”的一年,是创新求变的一年,是喜忧参半、转危为安的一年。虽然工作中经历了太多坎坷和磨难,但是作为西市博物馆人我们直面困难,不畏浮云遮望眼,一起携手共进,与子同袍!这一年,博物馆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管理服务两不误,继续围绕稳步推进、创新发展、跨界融合、多元服务的工作模式,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科学合理控制游客数量,讲解接待345批次,调研及考察团26批次,研学团队122批次,推出了6个深受欢迎的线上特色临展,策划开展线下社会教育活动68场,会议服务46批次,志愿服务1825批次;组织和参加各类培训19次。

疫情防控 管理服务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开年之初就遇到一场疫情防控攻坚战,在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情况下,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就成为了一次大战和大考。

       疫情动态管理。第一时间召开现场部署,成立防控领导小组,制定应急预案、发布闭馆通告、人员排查检查、开展防疫培训、加强防疫宣传、信息统计上报等。根据疫情发展动态,提高防范意识,每日消毒查杀,馆领导带队数次现场检查防控工作并慰问一线人员,努力确保博物馆在闭馆期间文物和人员安全。

       满足线上服务。为了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满足更多人民群众对博物馆文化的多元需求,利用公众号、微博、抖音、喜马拉雅等自媒体平台开展各类宣传教育,发布推文108篇。包括防疫知识、抗疫动态、致敬阻击疫情的一线工作者、为武汉加油的宣传短视频和志愿者线上直播服务,同时结合主题定位推出云看展、云游博物馆、西市微课、西市探秘、西市故事五个专题系列等宣传。

       有序复工复产。闭馆期间开展移动办公,发布各类通知57次、全馆进行各类防疫知识培训与宣传43次,制定复工方案、组织复工演练,并对一线人员组织有关专业技能培训,3月25日恢复开馆,成为疫情后西安市第一批恢复开馆的博物馆之一。

       保障安全规范。疫情下,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博物馆紧抓不懈,加强出入口人员监测工作,配备红外检测仪,对来馆人员做好信息登记和消毒工作。采取人防、物防和技防结合的治安防范措施,做好博物馆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维护馆内治安秩序,确保馆内遗址、馆藏文物、财产安全,为游客提供安全、和谐、融洽的参观环境。


基本陈列 线上展览

       基本陈列改造提升工作:博物馆策划组织推动相关工作已经近两年,经过专家多次反馈意见,我们多次修改与充实展览内容,期间经行业评审与专家推荐,邀请到省广(福建)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对博物馆基陈整改作概念设计方案与预算。前期,在博物馆开展了3次专题汇报会并进一步深化、细化方案。12月25日,向省市区文物局领导及文博专家汇报设计方案,并进一步探讨论证,对加快基陈整改工作的开展起了关键作用。

       疫情期间,积极响应国家文物局关于“鼓励各地文物博物馆机构因地制宜开展线上展览展示”的号召,利用自身有限的资源,在官网上设置“网上观展”模块,推出6个线上展览。

1.《唐风唐韵西市年——唐人遗珍贺岁展》

       该展览展出乐俑、石狮、乐器、陶瓷、骨器等150余件展品,介绍唐代“岁除”、“元日”、“人日”、“上元节”四个春节期间的节日,让大家在观赏展览的同时感受浓浓年味。受疫情影响,线下展览关闭,同步推出线上展览。

2.《长征印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展览

       该展览由大唐西市博物馆携手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大唐西市集团党支部联合举办,展览共有五个主题,展出珍藏有关长征的书籍120余本(册),200余幅图片、100余件文献史料。讴歌红军的英雄主义气概,传承和弘扬极为宝贵、历久弥新的长征精神,昭示着我们在新时代、新长征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3.《唐人的开放与包容——大唐西市遗珍选粹》

       国际博物馆日之际,博物馆结合本年度主题——“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举办该线上展览,借助西市特色遗珍,了解唐代社会生活,体会大唐开放、包容气度,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

4.《丝路锦绣——大唐西市博物馆藏丝绸选粹》

       配合由中国丝绸博物馆举办的2020年6月“丝绸之路周”相关活动,精选展出本馆所藏的数十件丝绸残片、服装、饰品等文物。普及丝绸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带领大家开启丝绸文化之旅。

5.《邂逅——海陆陶瓷之路特展》

       展览由大唐西市博物馆与福建贞美历史文化博物馆合作举办,精选两馆精美瓷器于7月30日推出,在弘扬和传播丝路文化的同时进一步助力“一带一路”文化建设。

6.《垂髫之乐——海峡两岸童玩展》

       中秋国庆双节同庆之际,由大唐西市博物馆和台湾华夏人文艺术协会筹备处合作举办,汇聚海峡两岸不同时代、不同种类的童玩与观众分享。旨在通过展览带领大家穿越时空,重温儿时的美好记忆与感动。

文保科研  利用展示

       藏品管理与科研出版:2020年继续整理馆藏藏品,补充文物总账与分类账。完成馆内借展藏品14件的出入库管理工作,接收捐赠藏品3件并登记入库。完成《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开馆十周年论文选集》统稿,全书近30万字,收录文章30余篇,已校对。博物馆资料室书目更新和规范化管理并做好网站的日常运维、年审手续的办理等。

       遗址保护与利用:全年进行西市遗址的日常监测与维护。11月,西安市文物局联合西安市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莅临现场检查、考核中,听取博物馆2019、2020年遗址保护情况汇报,对博物馆的遗址保护与利用工作仍给予肯定。

       数字博物馆建设工作:博物馆组织召开了3次专题会议,会议讨论了示范项目—大唐西市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方案的策划方向,明确了团队分工,探讨并对合作方的策划草案进行3次修订,目前合作方开始对整项工作进行工期倒排,博物馆也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文物修复:完成拓印礼品拓片310份,拓印补充藏品数量拓片372份,拓印馆藏铜镜拓片8份;修复西市出土文物38件并修复二楼展厅墙皮;制作各类艺术品、翻制模具35件(套);对外承接中国社会考古研究院考古所石棺一套。


社会教育 文化活动

1.科普主题活动与传统节气活动相得益彰

       策划开展各类社会教育活动68场。不管是科技之春宣传月、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2020丝绸之路周、科普日的系列活动还是围绕传统节日春节、端午、中秋等开展不同主题的节庆活动。比如,疫情期间研发的中草药香囊手做活动、全国汉服日“千年颂歌华服秀”活动。博物馆也成为广大学生研学旅行、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的实践基地、全国优秀的科普教育基地。

2.志愿服务 形式多样 成果突出

       2020年注册志愿者共计114人,志愿服务1825次,服务时长4603.5小时,固定时段义务讲解447批次。开展志愿者活动18次。完成2020届社会志愿者、2021届大学生志愿者的招募与培训、举办第十一届志愿者注册暨总结表彰大会。

       受疫情影响,志愿者的工作从线下重点转移到线上。申请、认证并开通了博物馆志愿者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喜马拉雅宣传平台,建立志愿者十年队友群(共计289人),组建了“志愿者云游博物馆工作小组”(70人),完成海报设计73幅,云讲稿件75篇,音频录制53个,视频制作15个。

3.走进4所学校3个社区1家企业开展 “丝路文化宣讲活动”。

       伴随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和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博物馆的社会责任和功能定位不断强化,下半年,我们走进莲湖区青年路小学、莲湖区行知小学、周至县二曲街道南关小学、二曲街道边墙号小学、西市佳园、桃园社区、宫园壹号社区等开展丝路文化宣讲活动。

4.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大舞台

       疫情缓解后,线下博物馆利用有限的场地,举办或承办各类与主题定位契合的社会文化活动,传承优秀文化,传播社会正能量。比如,“十二时辰长安秀”发布会、“华服大秀”、2020第五届陕西国际丝路影像博览会、“一带一路”长安剑客等活动。


文创西市 丝路商魂

       2020年1月7日,在陕西省博物馆协会文化产业专业委员会会议上,大唐西市博物馆研发的文创系列产品“莲花茶具套装”“铜镜元素亚麻帆布包”分别荣获三等奖、优秀奖。

       通过IP授权和跨界合作,为文化新消费赋能,增加公众对文化的体验,让“文物活起来”。今年在疫情之下,博物馆根据文化溯源找到合作的契合点,与成都三勒浆药业集团四川华美药业有限公司达成授权合作,该公司成立于1992年,旗下文化保健品牌“三勒浆”饮料自上市以来具有良好销售业绩和社会口碑。

       与腾讯游戏“乱世王者”合作、佟丽娅为博物馆录制宣传口号。与“最强蜗牛”手游等联合推广,向年轻群体传播唐文化。  

拓展“一带一路”人文交流

1.专业交流,促进发展

       (王彬馆长接受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邀请发表意见)大唐西市博物馆作为ICOM UK的2020国际博物馆日网上庆典活动代表,围绕“ 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主题,与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国际博物馆协会、曼彻斯特博物馆、英国科学博物馆集团等国际文博界专家共同就后疫情时代博物馆如何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等问题交换意见。

2.巩固联盟成果,延伸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工作范畴

       “2020丝绸之路周”,大唐西市博物馆积极配合中国丝绸博物馆活动,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以主题展览、“丝路百馆百物”短视频、丝路文物海报接力等方面开展了线上联动宣传活动。

       2020年11月,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第三次执行理事会会议以网络通讯方式召开。(馆长签署了联盟第三次执行理事会会议备忘录)。

       11月18日,“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合作联盟理事会第一届执行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网络视频的形式召开,9家国内外文博单位、高校、研究机构参加视频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联盟第一届执行理事会组成,确认了理事单位。(馆长选为理事之一并发言。)

3.创新跨界合作平台,借助光明日报国际版面刊物出版

       借助光明日报宣传平台,大唐西市博物馆邀请丝路沿线博物馆专家围绕“外国博物馆里的丝绸之路”这一主题发表文章,来自哈萨克斯坦中央国家博物馆,俄罗斯东方民族艺术博物馆,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博物馆以及塔吉克斯坦国家博物馆的五位专家供稿,现已被光明日报采用并准备结集出版。


媒体宣传 扩大影响

       开通了志愿者自媒体宣传平台同时积极与各类媒体对接联系参与拍摄宣传、直播等活动。宣传经费零支出,各类媒体宣传发布信息253条。

       媒体联动:腾讯《博物馆里的长安时辰》来馆拍摄与采访;陕西电视台《馆宝讲国宝》介绍了四件馆藏文物在第一新闻栏目播出;配合“丝路电影节”主题,与福州电视台主持人共同完成陕西省新闻中心电视栏目,介绍大唐西市的文化故事;根据省委宣传部下发的通知要求,录制《博物馆说》网络短视频及相关,在学习强国APP上进行播放宣传。

       直播活动:与腾讯新闻《宝藏四方》系列节目合作开展云直播活动,直播讲解博物馆展览。直播阅读量214487人次。

       跨界与CCTV中视购物频道联合开展《讲述长安到罗马》的主题直播活动,聆听丝路传奇,直播时长2小时,观看人数达50万。


铭记荣誉 再创佳绩

       每一次光荣的时刻都值得被铭记,每一份荣誉既是鞭策更是责任,是博物馆人继续前行的指示灯。

       2020年第一季度“十大博物馆”热搜百强榜中,大唐西市博物馆位列62名。

       在陕西省博物馆协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的“陕西省文博系统首届优秀社会教育工作者‘星火奖’”评选活动中,王彬馆长荣获“星火奖社教工作终身成就奖”、展览宣教部张莹部长、林喆副部长分别荣获“突出贡献奖”、“爱岗奉献奖”。

       2020年陕西省文博系统讲解大赛中获团体三等奖。

       在2020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中,大唐西市博物馆系列活动被评为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

       成功申报为“西安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2020-2024年西安市科普教育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12月大唐西市博物馆再次获评西安市非国有博物馆综合考评第一,蝉联“九连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