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贞石风华—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藏精品墓志拓片展” 在西安交大博物馆开幕
2024年12月17日
       为了深入挖掘馆藏墓志的历史文化价值、书法艺术价值,加强馆校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好地将博物馆馆藏文物对广大学生及社会公众进行展示与教育赋能,12月12日,在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指导下,由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书法系共同主办的“贞石风华—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藏精品墓志拓片展”在交大博物馆一楼展厅正式展出。

       大唐西市博物馆在研究馆藏千余方墓志的基础上,在原有墓志库展览外,深入浅出,精选馆藏名人墓志拓片60余件,从书法绘画、皇权贵戚、名人将相、价值追求和民族关系等方面来解读这些历史名人的人物形象和生活状态,在欣赏书法艺术之余从他们的一生经历中,汲取精神营养,给予您智慧或启迪,彰显博物馆最强大的力量。

       开幕式上,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副馆长李一鸣、大唐西市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阴玲玲分别致辞。

       李一鸣表示:学校可以说定位为我们大学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场所,也是我们同学做美育教育的一个主要的阵地。将这个展览和书法与文化产业这门课结合起来,并将学生的作品有所呈现,体现了这门课的宗旨,将传统文化与美育结合。高校博物馆有更多尝试,为我们西安市博物馆事业发展办更多特色展览,博物馆之间要抱团取暖,促进博物馆自身更好地发展。

       阴玲玲首先感谢了交大博物馆对本次展览的精心设计制作、布展,充分的释展,以及全体书法系学生的用心创作、文创设计与展示;并表示:两馆分属国有行业和非国有博物馆,各有其文物资源优势,双方的交流合作,旨在提升两馆的陈列展览与科学研究水平,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标,是两馆在运作模式、合作机制、共谋发展等方面的有益探索。她对墓志内涵和珍贵展品进行核心阐释,并对唐人的价值观、丝路上的人文交流等做了相关解读。

       希望本次展览深化馆校之间的合作,协同育人,教学相长,为共同打造博物馆加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积极发挥博物馆与高校的教育功能。

       两馆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并捐赠珍贵图书,双方就馆际交流、资源共享、展览与学术交流等达成初步合作共识,以期未来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为学生了解更多历史文化及中国传统美育提供更好的资源平台。

       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馆长吕青宣布展览开幕并表示,希望今后两个馆可以开展更多更广泛的合作,在博物馆教育和美育活动中探索更多的形式和途径,共同为文化育人、文化传承和弘扬做出新的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在交大博物馆的精心策展下,该校人文学院中国书法系的学生参与此次策展工作、并创作展示了自己的鉴赏作品、书法作品及文创设计等,展览与互动相得益彰,让一方方墓志变得更加温馨而鲜活。

       书法系学生张欣在分享自己心得时谈到,博物馆不应是曲高和寡的象牙塔,而是具有人文情怀的文化空间。希望建立展品与观众的连接,让观众感受到展品背后的文化与文明,产生穿越时空的共鸣。并表示会继续探索书法作品新的展览方式。美在浸润,育在融合,此次展览正是美育与博物馆有机结合的成果体现。

       陕西省社科联相关同志,大唐西市博物馆副馆长王小荣,陕西汉唐石刻艺术博物馆执行馆长李晓国,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协会会长张强先生,陕西师范大学一带一路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王文博,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吴林桦、副教授曹芳,西安理工大学公共艺术中心李松老师,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博物馆副馆长李一鸣,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书法系副主任程健副教授出席了开幕式。

       历史是我们的老师,博物馆是一所学校,展览是我们走进历史的一个通道。期待众多历史、书法爱好者,广大观众和学生们了解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涵育精神文化素养。展期至2025年3月15日,欢迎观众朋友们莅临交大博物馆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