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的有力支持下,在陕西民间博物馆协会和大唐西市博物馆理事会的正确领导下,由大唐西市博物馆承办的“2010民办博物馆发展高峰论坛”圆满结束。自4月7日至9日,论坛为期3天,内容丰富,成果斐然,达到了预期目的,创造了深远影响。现就论坛的基本情况、成功经验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做一总结。
一、论坛的基本情况
(一)前期策划与筹备
举办“2010民办博物馆发展高峰论坛”, 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大背景下,民办博物馆共同探讨自身生存发展之路的迫切要求。
1、组委会高度重视。
陕西民间博物馆协会组委会把论坛的举办纳入“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系列活动”的核心内容,并作为“第十三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重要活动的组成部分。“盛唐商业文明的再现,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市博物馆所彰显的品牌特色,为论坛的召集创造了先声夺人、众望所归的突出亮点。
2、指导思想明确。
论坛的酝酿、筹备中,恰逢国家文物局等七部局颁布《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组委会按照《意见》的精神,把探讨民办博物馆健康发展确定为论坛的中心议题,并为论坛的名称、规模、规格和邀请范围确定了方向。
3、保障措施周全。
早在2009年12月就已制定出论坛举办的初步方案,随后编制出所需经费的各项预算,同时着重建立了实施工作责任制,把任务的目标、要求和进展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具体人员,并交由专家负责。在此期间,主办者还与陕西民间博物馆协会秘书处及各有关机构和部门广泛联系、密切沟通,就论坛的名称、主题、规模、规格,论文的征集、组织,嘉宾的邀请以及筹备期的各项具体事务等进行了反复的商讨和平等的交流,促成了论坛的如期举办。
(二)论坛盛况
1、开幕式隆重热烈。
4月7日,西部非物质文化展演项目系列活动在大唐西市拉开帷幕,中国首座遗址类民办博物馆——大唐西市博物馆全面开馆。同日,“2010民办博物馆发展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军安王朝大酒店隆重举行。国家文化部、文物局,陕西省、市文物局,中国文物出版社、文物报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等单位的领导同志;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香港、台湾地区的百余家国有、民办博物馆馆长;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上海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设有文博专业的著名高校的学者、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遗产保护专员,法国人类学博物馆和英国、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专家、学者、收藏家,共计近200人出席了开幕式。
2、嘉宾致辞热情洋溢。
大唐西市博物馆理事会副理事长、馆长王彬女士主持开幕式。陕西民间博物馆协会会长、大唐西市博物馆理事会理事长吕建中先生代表论坛组委会向与会嘉宾致欢迎词。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世界博物馆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张柏先生对大唐西市博物馆开馆、2010民办博物馆发展高峰论坛的召开表示了充分肯定,他说:“大唐西市博物馆不仅是我国首家民办遗址类博物馆,也是一座按博物馆规范进行建设和管理的博物馆。在遗址发掘、博物馆建设、遗址保护、博物馆管理、展览规划的各个阶段,都紧密依靠省、市文物部门的支持和指导,全程聘请专家、学者来主持和把关,科学借鉴国有博物馆的经验和规范。因此,大唐西市博物馆从建馆之初就奠定了良好的管理基础和发展基础,可以成为国内其他地区发展民办博物馆的一个良好借鉴。特别是,大唐西市博物馆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建立健全民办博物馆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民办博物馆的法人财产权,可以成为国内其他地区民办博物馆体制创新的一个成功示范。”“春日载阳,惠风和畅。各路精英聚集一堂,共襄民办博物馆发展的盛举,共商民办博物馆发展的大计,可谓得天时,占地利,聚人和,在这样的时机,隆重举办《2010民办博物馆发展高峰论坛》,让行业主管部门的官员、民办博物馆的经营者和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坐在一起,研究盛唐西市商业文化和丝绸之路文明的复兴和辉煌,探讨民办博物馆的健康发展之路,堪称是一件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副司长张建新先生作了专题讲话,还就组委会草拟的“2010民办博物馆发展论坛西安宣言”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和指导性建议。中国博物馆学会民办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任宋建文,原陕西省副省长、陕西民间博物馆协会名誉会长巩德顺,西安市政协副主席向德,陕西省文物局博物管处副处长蔡理华女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专员杜晓帆博士等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贺辞。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马自树,中国民间博物馆联谊会秘书长高兴华,法国文化部官员柯孟德先生也在开幕式主席台就座。
3、分组讨论精彩纷呈。
4月8日上午,与会嘉宾分4个小组围绕民办博物馆的生存与发展之路展开热烈的讨论。民办博物馆的代表从自身实际出发,侧重谈目前面临的困惑,呼吁社会应承认民办博物馆的身份和地位,认可民办博物馆的藏品,摒弃偏见,从各个方面鼓励、支持民办博物馆的发展;博物馆学界专家则从博物馆发展史着眼,追溯民办博物馆的历史渊源,探讨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国外的博物馆友人则介绍了国外私立博物馆的发展现状、法律法规和经营理念;来自政界、学界、业界的不少参会嘉宾对大唐西市博物馆给予高度赞赏,认为吕建中先生创办大唐西市博物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是变个人收藏为社会共享财富的壮举。
4、大会发言高屋建瓴。
4月8日下午,论坛进行大会发言及闭幕式。首先有12位专家学者和民办博物馆馆长围绕民办博物馆的发展与机遇、面临的实际困难与出路等核心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著名博物馆学专家宋向光先生发言提出,“随着民办博物馆规模的不断扩展,民办博物馆进入发展的关键期,要从‘怎样建馆’转换到‘建怎样的馆’,如何‘做大做强’,要明确新的发展目标,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保证民办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经济和制度环境”;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吕建昌先生针对目前国内民办博物馆发展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和民办博物馆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议,认为民办博物馆应联手高校、研究所等专家学者对馆内的藏品进行研究,推崇“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馆理念,多渠道地获取资源;北京、陕西、四川等地民办博物馆的馆长们结合自身的办馆实践,就国家对民办博物馆的政策倾斜提出具体建议,希望国家出台促进和援助民办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新政策法规,落实国家优惠政策,组织专业队伍对民营博物馆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等。
5、《西安宣言》正式通过。
在分组讨论中,参会嘉宾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组委会草拟的《2010民办博物馆发展论坛西安宣言》(讨论稿)充分发表了自己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4月8日中午,论坛组委会根据四个小组的修改意见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征得小组召集人和陕西民间博物馆协会会长、秘书长同意,由与会代表在大会发言中发表最终意见。4月8日下午,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当日论坛大会主持人马自树宣布,由陕西民间博物馆协会秘书长高玉书代表大会宣读《西安宣言》,全体与会人员以热烈掌声通过了代表大家共同意愿的《2010民办博物馆发展论坛西安宣言》。
(三)论坛的主要成果
1、中国第一个“民办博物馆发展论坛宣言”出台。
中国民办博物馆借改革开放的雨露横空出世,大唐西市博物馆乘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应运而生,《2010民办博物馆发展高峰论坛西安宣言》的定稿和发表更是本次论坛最大的成果和亮点。宣言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并将成为中国民办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一个新标志、新起点。
2、会议收到论文34篇。
论文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既有民间博物馆生存与发展这类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宏大论题,也有历史文化学这类与学科建设有关的学术课题,还有文物修复与保护这类专业范畴的论述等。其中关于民办博物馆发展的论文共27篇,占论文总数的79.4%,反映了对共同问题的普遍关注和思考。
3、深化共识,促进交流。
2010民办博物馆发展高峰论坛,是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上第一次让国有、民办等多种所有制性质的博物馆负责人,让收藏、展示、管理、研究等多个价值链主体,让国内与国外、境外等诸多同行,让文物、文化、艺术、旅游、财税、工商等诸多精英汇聚一堂的盛会。为此,论坛组委会除安排小组讨论和大会发言之外,还组织“踏访千年遗迹,感受盛世文明”的西市博物馆冷餐会和其它专题参观,以便与会者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广泛交流、深入了解、加深友谊。
二、论坛的成功经验
(一)各界支持是前提
作为大唐西市和大唐西市博物馆极为重视对外链接、重视自身品牌建设的突出成果,本次论坛得到了政界、学界、业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无论是把此次论坛作为“非遗”系列活动之一,还是论坛的筹备、开幕式的举办以及西安宣言的修改完善等都始终受到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关怀与支持。特别是,国家文物局和省、市领导的亲临会场,表明了大唐西市博物馆在陕西文化强省建设、在国内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在中国民办博物馆事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
(二)决策正确是基础
此次论坛,及时贯彻并紧密结合国家七部局联合下发的《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将促进民办博物馆健康发展作为本次论坛的主题,特别是在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面前,以开放的胸襟、平等的姿态,率先将不同性质、不同专业、不同省份乃至不同国度关心民办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同好汇聚一堂,从理论和实践中探讨民办博物馆健康发展之路,无疑是审时度势、把握时机的正确决策。
(三)专家主持是关键
民办博物馆的发展,离不开对公办博物馆先进规范的借鉴。民办博物馆发展论坛的举办,同样离不开各类专家优秀经验的支撑。为了开好这次论坛,组委会提倡尊重科学、尊重客观规律、服务第一、诚信为先,摒弃“衙门”作风甚至“门户”习弊。为此,在论坛各项活动从筹划之初到实施过程,特别注意发挥协会和专家的作用,组成了由专家牵头,以博物馆专业工作者构成的论坛组委会,大到论坛策划、定位、组织,小到会标、参会证、名签的设计实施,都以专业精神进行规划,逐项落实,有序推进。
(四)服务到位是保障
此次会议代表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境外,会务的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西市甚至陕西人的形象。为此,组建了由西市公司、西市博物馆人员和志愿者构成的会议服务组,本着服务第一的办会理念,会议期间全心全意为代表服务。无论接待、登记、入住、餐饮、交通,在每一环节都全方位关注每一位代表,让所有代表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如编印的会议手册,急代表之所急,想代表之所想,除论坛议程、分组名单、服务提示、论坛议题、论文提要等常规性内容外,特意增添了2010年元月29日国家七部局下发的《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解决了民办博物馆馆长的紧迫需求,受到与会代表的欢迎;又如个别代表生病,服务组就送医送药、点餐做湯,代表由衷地说:“从你们的服务,我们看到了企业文化和民办博物馆的活力与精神”。
三、今后努力方向
为期三天的2010民办博物馆发展高峰论坛已经落下帷幕。本次论坛举办之日,也是西市博物馆全面开馆之时。大唐西市博物馆开馆作为“非遗”系列活动之一,如期推出了5个陈列,完成了开馆揭牌庆典的策划、组织实施。接待了出席活动的3万余名会议代表和观众,讲解近百批次,其中国家、省、市各部门领导54批次,赢得好评如潮······。
一个新建的民间博物馆协会、一个年轻的博物馆、一支年轻的从业人员队伍,在第一次承办如此大规模、高规格和多环节的重大活动中经受了考验、显示了潜力。反思论坛的举办过程,首先鞭策我们:尚有缺少经验、沟通不足亟待弥补;回顾论坛的良好开端,也启发我们:还有许多工作需要今后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总结经验,思考未来,对来年论坛的设想是:
1、巩固2010 民办博物馆发展高峰论坛的积极成果,落实《2010民办博物馆发展高峰论坛西安宣言》,组建成立中国民办博物馆的行业自律组织,通过组织章程,明确组织成员的权力和义务,建立议事制度,形成论坛组织形式和论坛主办机制。
2、充分发挥大唐西市博物馆在国内民办博物馆体制改革中的创新功能,完善理事会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健全非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落实法人财产权,积极培育市场,延伸文化产业价值链。
3、切实发挥大唐西市博物馆在国内民办博物馆事业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尊重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规范管理,专家治理,质量为先,社会效益第一,队伍建设为本,壮大自立实力,强化自身建设,打造自有品牌。
“2010民办博物馆发展论坛”会务组
2010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