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不再遥远
《丝路明珠·精神净土——丝绸之路沿线佛教石窟壁画临摹作品展》正式拉开帷幕
2010年7月23日,《丝路明珠·精神净土——丝绸之路沿线佛教石窟壁画临摹作品展》开幕仪式在全国首座民办遗址类博物馆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举行。

出席本次开幕式仪式的嘉宾有原陕西省委副书记、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张保庆先生;陕西省人大教科文卫主任秦天行先生;陕西省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陕西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副会长赵有奇先生;陕西省民族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苏凤华女士;陕西省宗教局巡视员吴联友先生;西安市文物局局长郑育林先生;西安市莲湖区副区长刘其智先生;西安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王少斌先生;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副理事长、馆长王彬女士等。同时,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陕西省佛教协会、西安市美术家协会、西安市佛教协会、陕西省民族宗教文化交流协会、西安佛教文化中心、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安博物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西安经牛文化陶瓷博物馆、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陕西国画院、西安市美术馆、西安市大慈恩寺、西安市护国兴教寺、西安市香积寺、西安市长安印社等多家单位近500余人出席了本次开幕仪式,并表示了对本次活动的支持与祝贺。
上午9点30分伴随着激昂的鼓乐,“丝路明珠·精神净土——丝绸之路沿线佛教石窟壁画临摹作品展开幕仪式”正式开始。出席此次开幕仪式的各位领导和嘉宾对大唐西市博物馆在建馆理念、展览特色、品牌定位等各方面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陕西省人大教科文卫主任秦天行先生认为,大唐西市博物馆于今年4月7日承办的“2010民办博物馆发展高峰论坛” 在民办博物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西安市文物局局长郑育林先生讲到,大唐西市博物馆在6.12文化遗产日举办的与陕西师范大学共建爱国主义教育与教学实习基地挂牌签约仪式,使大唐西市博物馆成为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与教学的基地的这一重大而有意义的举措,充分展示了这座民营博物馆的社会责任感,更彰显和发挥了博物馆的教育功;陕西省民族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苏凤华女士则从本次展览的角度出发,认为大唐西市博物馆独具慧眼,通过这样的形式将丝绸之路的宝贵财富呈现给广大市民,为文化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激情的开场锣鼓
民乐演奏
西安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李中航先生主持开幕仪式
西安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王少斌先生致贺词
陕西省民族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苏凤华女士代表宗教界致辞
这是大唐西市博物馆自开馆以来,继《至尊国礼—丝绸之路沿线友好国家国礼展》后举办的第二个临时展览。该展与上海东敦煌禅艺中心携手合作,以丝路沿线特有的宗教文化为题材,挑选出该中心主力画家杨东苗女士,历二十载寒暑临摹的丝路沿线敦煌、安西榆林、龟兹、高昌、库木吐喇等各佛教石窟壁画中有代表性的作品37幅,分为:经变故事、佛经故事、佛教乐舞、建筑装饰等四大类。虽然这些展品是临摹性质,但从一个侧面却展现了丝绸之路沿线佛教发展的历史和佛教绘画艺术的夺人魅力,丝绸之路融合、传播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不朽功绩,彰显了大唐西市博物馆以丝路文化为主题的陈列理念,更借此以表达一颗为西安市整体丝路申遗略尽绵薄之力的拳拳之心。
《丝路明珠·精神净土——丝绸之路沿线佛教石窟壁画临摹作品展》展厅
各位领导嘉宾参观《丝路明珠·精神净土——丝绸之路沿线佛教石窟壁画临摹作品展》
上海东敦煌禅艺中心代表金卫东接受采访
此次展览重在大力传播、普及丝路特有的佛教绘画艺术,让“敦煌壁画不再遥远,让敦煌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 旨在弘扬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引导观众对敦煌石窟壁画传统艺术的认识和了解,树立中国传统文化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为弘扬中华文明而努力。为实现这一宗旨,大唐西市博物馆在展览期间还将不定时举办与敦煌艺术相关的免费科普讲座多次。
题目有:
·丝绸之路上莫高窟的诞生
·丝绸之路沿线佛教石窟壁画的主要内容
·从敦煌壁画看盛唐社会
·佛教石窟壁画的描绘过程和技巧
·敦煌藏经洞的发现及临摹者的故事
·临摹复制佛教壁画手法入门ABC
·敦煌榆林窟与唐代密宗文化研究
·敦煌壁画的视觉艺术
这些讲座会从多角度阐释敦煌艺术宝库的内涵和现实意义,使人们深入浅出的了解敦煌、热爱艺术、传承文明。
《丝路明珠·精神净土——丝绸之路沿线佛教石窟壁画临摹作品展》
迎来的第一批观众
这期展览为期半年,到2011年1月22日结束。欢迎广大朋友们来大唐西市博物馆参观,能够近距离的研究、鉴赏丝路沿线佛教石窟壁画的文化内涵和自身之美!
大唐西市博物馆制作的纪念品之一“敦煌艺术杯垫”
大唐西市博物馆制作的纪念品之二“敦煌艺术杯垫”(正面)
大唐西市博物馆制作的纪念品之二“敦煌艺术杯垫”(反面)
大唐西市博物馆制作的纪念品之三“敦煌艺术手提袋”
大唐西市博物馆
2010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