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名羹汤、菜肴、面点一览表(据田晓娜《食典》编录)
2016年05月04日

 


名称

制法

文献出处

菜肴

镂金龙凤蟹

在糟蟹、糖蟹的壳面上贴上用金箔刻成的龙凤图案而成。传说为隋炀帝所创。

《清异录》

鮸(拼音)鱼含肚

67月时,取二尺多长的鮸鱼,去鳞洗净,放二日,抽去肠,盐腌,后经水洗、日晒、石压多次,再入瓮封口,经20日即成。

《大业拾遗记》

浑羊殁忽

取鹅治净,腹中装进五味调和的肉及糯米饭,再装入治净的羊腹中,然后上火烤制,熟后去羊取鹅食用。

《卢氏杂说》

热洛河

射生鹿,取鹿血,煎鹿肠而成。传说唐玄宗曾将此菜赐安禄山、哥舒翰。

过厅羊

宴会时在客厅前宰杀羊,由客人自选羊的部位,并系上彩锦做记号,羊蒸熟后,再让客人取食自选的那部分羊肉。

《云仙杂记》

蚁卵酱

用蚂蚁卵制的酱,广东山区少数民族善治此食品。

《岭表录异》

虾生

用浓酱醋泼活虾,盖上生切的倬菜、兰香蓼等,再浇上热汤而成。食时虾仍会蹦跳。为广东民间名菜。

炸乌贼

乌贼炸熟,加姜、醋食用,极脆美。

炸水母

水母(海蜇)洗净,切丝,再放入用椒、桂或豆蔻、生姜煮的沸水中烫熟,捞出后,浇上五辣肉酱等调味料食用。

箸头春

取活鹌鹑治净、烤熟。

《烧尾宴食单》

仙人脔

鸡肉放在牛乳或羊乳中煮成。

升平炙

取羊、鹿舌烹制,加调料拌成。

葱醋鸡

鸡治净、加葱、醋蒸成。

汤浴绣丸

鸡蛋与肉糜制成的肉丸,放入沸汤中汆熟。

《清异录》

辋川小样

用多种动、植物性原料的熟料拼成的组合式风景冷盘,形似王维《辋川图》中十二景。

赐绯羊(又称酒骨糟)

用红曲煮羊至熟,取出后放在酒糟中腌透,并用石头压紧。食时切片。因又称酒骨,故此菜又叫酒骨糟

羹汤

水牛肉羹

把水牛肉、冬瓜、葱白加豉汁煮成,以盐、醋调味。空腹食用,可治小便涩少、尿闭。

《食医心鉴》

炙脍

灵消炙

从一只羊身上取四两肉烤制而成,经夏天不腐败。

《杜阳杂编》

浑炙犁牛

为整烤牦牛,著名的西部少数民族菜。

《岑参诗集》

金齑(jǐ)玉脍

一种制法是取霜后鲈鱼切丝,加切碎的香柔花叶拌和而成;另种制法是把鲈鱼切成丝加香橙丝制成。

《大业拾遗记》

海鮸干脍

夏季在海上取四五尺长的鮸鱼,去皮取精肉,切细丝、晒干,装入瓷瓶密封而成。

zhǎ

太湖鲤鱼腴

鲊为一种用盐和红曲腌制的鱼。此菜用太湖所产鲤鱼腹腴加调料腌制而成。

《大业拾遗记》

面点

素蒸音声部

用面粉制作的像蓬莱仙女似的歌女群。每道面点竟达70件面人作品。

《烧尾宴食单》

红绫饼餤(dàn

唐朝御膳名点。用红绫束在饼上作装饰,曾赐进士食用。详细制法未见记载。

《避暑录话》

玉尖面

用熊肉、鹿肉做馅心制作的类似馒头的面点食品。

《清异录》

同阿饼

碎肉和面并揉成像臂样粗细,切成三寸厚块,蒸熟即可。

莲花饼

用面调制成莲花形,共15种花色,入笼蒸成。

云英面

藕、莲、菱、芋头、芡实、荸荠、慈菇、百合的净肉蒸烂后放入石臼捣细,加糖、熟蜜后再捣匀,制成团形,冷后,切片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