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贸遗珍 文化盛宴
2011年03月28日
 
海贸遗珍  文化盛宴
 
    大唐西市博物馆在今年“4.07”开馆一周年之际,与广州博物馆联手,奉献给广大西安人们一份由海上丝路泊来、具有中西合璧风情的文化盛宴----《海贸遗珍——1819世纪清代广州外销艺术品展》
 
    广州地处中国南海之滨,自秦汉以来就是中外海上贸易的重要口岸。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至1841年八十余年间,清政府实行“一口通商”政策,关闭江、浙、闽海关,只留粤海关对外通商。广州以“一口通商”的独特地位一枝独秀,成为东西方商品交流的重要门户,当时输出的商品有茶叶、陶瓷、牙雕、丝绸、漆器、药材及外销画等。大量的外销商品随商船流入欧洲,在西方各国掀起了一股“中国风”。广州手工艺人应欧美市场所需,不断创作和生产出各种具有浓厚中国色彩而又略带欧洲艺术风格的外销艺术品,无论是刺绣、牙雕、木雕,还是制瓷,经千百年锤炼自成一派,又浓缩了东西方艺术、工艺精华,因此深受西洋人士的喜爱,各国商人纷纷来粤订购。广州呈现出对外贸易昌盛,东西方文化汇流的繁荣社会景象,成为当时海上丝路贸易的缩影。
    展览推出近百件套18、19世纪的外销艺术珍品,琳琅满目:广州彩瓷,堆金积玉;青花瓷器,清丽雅致;纹章瓷器,昭显荣耀;外销画景,再现历史;金丝彩缎,光芒耀目;石湾窑品,生动传神。
    展览中最为抢眼的要数在造型及装饰上呈现强烈中西合璧风格的各种瓷器。大量西餐使用的器皿,如茶具、咖啡具、啤酒杯、剃须盘、牛油盘、奶油碟、生果篮及卫生洁具等的花纹装饰凸显奇异状态:将中国传统风格的花纹、人物、故事与大量西方事物,如皇室纹章、贵族徽识、城市标志、公司商标、古希腊、罗马神话传说、基督故事、名画甚至股票买卖场景等相结合,不仅让今人大饱眼福,更使我们窥看到当中国开启国门的第一时刻,处于世界上东、西两方的人士是如何互相理解、相互描摹、互为欣赏,在世界两极文化的沟通中付出过何等的心力。
 
 
光彩开窗希腊神话人物纹碗
 
 
 
 
 
 
                                                      大唐西市博物馆
                                                      2011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