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民办博物馆馆藏精粹 探讨两岸民办博物馆发展
——第四届两岸民办博物馆发展交流会
暨藏品汇展在大唐西市博物馆隆重举办
春雨潇潇,春风浩荡,四月的古都,黄帝陵祭祖大典、东西部经济贸易洽谈会喜事盛事相连,一派春意盎然。4月6日,雨过天晴,第四届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系列活动又盛大开幕,而作为本届系列活动的核心内容之一,第四届两岸民办博物馆发展交流会暨藏品汇展也如期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隆重举行。
出席本届活动的各级领导有:国家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蒋明清,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顾劲松,陕西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副会长、省台办副主任何锐,陕西省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云辉,西安市文物局局长郑育林,副巡视员邰亚秦等。活动特别邀请到台湾民间博物馆协会理事长贾裕祖、秘书长龚鹏程及台湾博物馆馆长前来西安参会。来自全国25个省市的100余家民办博物馆带着各馆精美的藏品和经验参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协会的专家学者以及各方面嘉宾等共计230余人出席本届会议。
4月6日至10日,本届活动精心设置了两岸民办博物馆发展交流会、藏品汇展、参观考察等丰富的内容环节。本届活动的目的是:集中展现民办博物馆精美藏品;为民办博物馆立法建言献策;探讨博物馆城建设的相关问题,为入驻博物馆城的民办博物馆解析项目、共享资源;交流两岸民办博物馆发展的特色和经验,实现海峡两岸民办博物馆事业共同繁荣。
民办博物馆发展交流会暨藏品汇展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今年第四届活动进一步显示了民办博物馆发展的勃勃生机与活力,证明民办博物馆事业已经迈入了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特别是本届活动在党的十八大和全国文物工作会议胜利召开之后举办,将对民办博物馆起到新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本届交流会为期三天,藏品汇展为期5天,时间安排紧凑,议程内容丰富,组织工作高效有序。
4月6日上午,与会嘉宾参加第四届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展演活动开幕式。4月6日下午,第四届两岸民办博物馆发展交流会暨藏品汇展开幕式正式举行。
开幕式由西安市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郭治华主持。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民间博物馆协会会长、大唐西市博物馆理事长吕建中致开幕辞。陕西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副会长、省台办副主任何锐,陕西省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云辉,西安市文物局副巡视员邰亚秦,台湾民间博物馆协会理事长贾裕祖,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柯孟德(comentale)教授等先后致辞。随后,大唐西市博物馆理事会副理事长、馆长王彬宣布《贞石千秋—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展》开幕。
4月7日上午,与会嘉宾分组讨论,围绕各自办馆经验、民办博物馆立法、为博物馆城建设建言献策等论题展开深入探讨和商议。4月7日下午,来自徐州炎黄圣旨博物馆、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辛亥革命纪念馆等民办博物馆的馆长作典型经验介绍和大会发言,随后举办本届两岸民办博物馆发展交流会的闭幕式。
闭幕式由陕西省民间博物馆协会秘书长高玉书主持。西安市文物局局长郑育林作会议总结。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民间博物馆协会会长、大唐西市博物馆理事会理事长吕建中致闭幕词。
4月8日,与会嘉宾赴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长安香积寺参观考察。
继前三届论坛之后,第四届两岸民办博物馆发展交流会又获圆满成功。本届会议的主要特色和亮点:
1、历史性机遇
本届活动的举办,恰在党的十八大和全国文物工作会议胜利召开之后。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迈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文物工作、博物馆事业发展,包括民办博物馆的发展壮大也迎来了一个新的热潮。
在此前所未有的新背景下,本届会议从筹备、策划到开幕式的举办、组织等都自始至终得到国家、陕西省、西安市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尤其是陕西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就本次活动积极向国台办申报,并获得立项。
党和国家新一届领导上任以后,连续发布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和新的国务院工作规则,各级党政领导参加行业和地方活动有了新的规范。前述国家、省、市有关领导同志亲临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不但体现了对民办博物馆发展一如既往的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也为会议的举办带来了清新务实的政风、行风,使来自全国各地的民办博物馆与会代表深受感染。
2、学术性研讨
本届会议在吸取前三届民办博物馆发展西安论坛丰富成果的基础上,无论从酝酿、策划、筹备还是到征集论文、整理汇总都做到了精心的谋划和组织。
本届会议收到论文40余篇,论文紧紧围绕民办博物馆典型经验介绍、民办博物馆立法建议、博物馆城建设献计献策等三大主题,思想解放,务实进取,针对性突出,可行性明显。本届会议的研讨成果,会后将以《第四届民办博物馆发展交流会论文集》的形式,整理成册,出版发行。
3、务实性成果
本届交流会有三个主题:民办博物馆根据本馆特色作典型经验介绍,关于博物馆城建设相关问题的探讨,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立法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当前,民办博物馆的发展已经进入转型期,由追求数量的提高转入追求质量的提升,面对目前民办博物馆运营困难的尴尬处境,本届会议从实践出发,以民办博物馆的典型经验介绍为主题,进行了分组讨论和典型发言,为民办博物馆成功的运营模式寻找出路。
大唐西市置业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勇就西安·博物馆城的规划设想和建设进度做专门阐述。
在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民办博物馆协会会长、大唐西市博物馆理事会理事长吕建中的倡议和带领下,来自各地的民办博物馆精英和从业人员,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就民办博物馆的立法问题展开积极讨论,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一些观点待完善、成熟以后,将按照地方和全国“两会”的法定程序,吸收、充实到有关立法提案议案,推动把民办博物馆的发展纳入法制轨道。
4、前瞻性探讨
目前全国博物馆总数达到3589个,全国经注册登记的民办博物馆有535个,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14.9%,民办博物馆已经成为我国博物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民办博物馆迄今一直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社团或组织。
4月5日晚,会议首先组织部分参会嘉宾集中讨论,陕西省民办博物馆协会提出了发起成立中国民办博物馆协会等相关问题的动议。各地民办博物馆与会嘉宾,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教授熊澄宇等专家学者热烈响应、积极磋商,倡议在本届会议上就此深入探讨,遵照我国关于社团组织的有关法律法规,按照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要求,争取早日成立中国民办博物馆协会的自律性、协调性组织。
4、专业化展出
第四届民办博物馆藏品汇展包括全国25个省市100余家民办博物馆各馆历年珍藏的精品,种类丰富,涵盖广泛,特色鲜明,不乏精品。陈列规范、设计新颖的藏品汇展设在大唐西市国际展览馆,展出青铜器、唐三彩、玉器、书画、高古陶瓷器等5000多件展品。展览前《民办博物馆藏品荟萃》一书也出版发行。
会议期间,同时举办《贞石千秋—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展》。大唐西市博物馆所收藏的历代石碑、墓志、志盖共计950多件,涵盖北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周以及宋、金、元、明、清等14个朝代,前后跨越1500余年。其中隋唐时期的墓志计有800多件,其数量仅次于洛阳千唐志斋博物馆和西安碑林博物馆,位居全国第三。本次展览展出墓志106方,这些墓志具有宝贵的文学和书法艺术价值,为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为研究隋唐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墓志展是会议承办单位大唐西市博物馆特别奉献给与会嘉宾的一道文化美餐,珍贵的展品和书籍资料也将为大唐西市博物馆的学术研究添砖加瓦,并为文博界今后的历史研究提供素材。
5、跨海峡组织
上届西安论坛,即在海峡两岸的民办博物馆之间创建了交流合作的新平台、新渠道。一年来,两岸交流合作的领域不断扩大,两岸交流合作的内涵不断深化,交流合作的档次和水平不断提高。
陕西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热情参与本届会议的主办,积极向国台办申报立项,领导亲临到会致辞,海峡两岸民办博物馆的各位同仁为此倍感荣幸。贾裕祖理事长、龚鹏程秘书长积极组织台湾地区民办博物馆馆长前来参加会议,台湾地区民办博物馆的办馆经验对内地转型期民办博物馆的创办和发展具有十分特殊、十分宝贵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论坛将在2013年第三或第四季度,组织内地部分民办博物馆赴台湾地区考察学习,以巩固海峡两岸民办博物馆交流合作成果,促进民办博物馆事业共同发展。
第四届两岸民办博物馆发展交流会,不仅延续了往届经验和优势,办成了一个具有品牌效应的高水准学术会议,而且依托海峡两岸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新平台和新模式,并在党的十八大和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之后盛大举办,将推动海峡两岸民办博物馆事业的繁荣,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大唐西市博物馆)